English | 联系我们 产品试用申请


400-6010-280
分析报告服务
优捷信达分析报告服务

电商评论解决方案

酒店OTA解决方案

政府舆情解决方案

企业解决方案

微博信息监测解决方案

公司新闻

媒体报道

舆情资讯

研究报告

Social·轻数据

B2C活力榜

Social·轻数据

概况

加入优捷信达

联系我们

推荐新闻

舆情监测,让政府耳聪目明

来源:人民网  发布时间:2012-10-15
关键词: 舆情监测

本周陕西“表哥”的官帽按照网民希望的抛物线应声落地,引发了互联网阵阵的欢呼。网络的狂欢甚至让网民看到了2.0版的“南京天价烟案”。时隔五年的互联 网成长不仅仅是从“烟”走到了“表”,更多的是网民从互联网的发展中看到了希望、感受到了动力。而于此遥相呼应的是政府危机应对能力必要提升,也正是从周 久耕案发的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的发生从国家层面上彰显了新闻“善治”的开始,公开透明成为了此后“网络舆情”发展的基本理念。

而“舆情”概念最早引自《吕氏春秋》卷九《季秋纪第九·精通》曾经如此记载“圣人南面而立,以爱利民为心,号令未出,而天下皆延颈举踵矣,则精通乎民 也”,提出了“坐北朝南”达民意、通民情的执政理念。而在这一点上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依靠人民日报、人民网,以还原社会真实的意见构成为信念,在网络舆情领 域实现了国内舆情概念的基础普及和传播。“大众麦克风时代”网络舆情正逐步推动政府行政力与表达力的同步,实现政府政见的良好意见表达与突发舆情时的危机 应对。

网络舆情概念推动网络表达

《人民日报》早在2011年撰文称“舆情不是‘敌情’,相反,媒体是社会的预警器,它对热点事件、敏感问题的反映和关注”。可见在舆情概念的普及中,党报一针见血地指出舆情与敌情的差异,指出了在面对互联网纷杂的环境中,如何更好地针对民众的声音进行排忧解难。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内提出了“政府治理2.0时代”的概念,鲜明概况了面对新时期舆情政府应该怎样在听取民意后妥善进行意见表达,这考验的不仅仅是阳光政府的公开透明水平,更多的也考验中央与地方执政者的新时期网络利用水平。

网络舆情理念引导危机应对

与互联网普及期相比,进入2012年后的互联网出现了“冰火两重天”的现象。一方面以深圳为代表的南方城市出现了“5.26飙车案”这样的优秀危机管理案 例;另一方面以延安为代表西部城市依旧出现了“延安表哥”这样的舆情应对失误的案例。这其中鲜明的落差不仅仅与区域性市民化社会的发展水平有关,更多的也 是与地方政府网络舆情理念的深入有密切关系。

舆情理念在深层次上影响着政府处理舆情的态度和手段。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自伊始就反对某些地方政府出了事就疯狂删帖,封堵舆论。监测室早在2009年关注因 言获罪的王帅;今年又继续关注湖南上访者母亲唐慧。这其中多次的变革与推动既要感谢媒体的道德和担当,而这背后更要深深感激的是地方政府顺应网络舆论的魄 力和智慧,而这核心正是网络舆情理念的深入。

网络舆情意识均衡政务宣传

从“小报小刊”阵营中脱出的互联网现今已经成长为公民了解网络舆论,进行意见表达的重要渠道。网民从最开始的信息浏览发展为现今的多种渠道的网络表达,一 个完整的网络人文地图在中国大地上铺开。在网络话进程中,政府已经开始从“被动挨打”的局面,转换成了“主动应对”的形势,其中八万多家政务微博的蓬勃发 展正在反映新时期的舆论气象,但也应该看到政府在面对互联网时代中依旧需要全面的信息收集与专业的舆情应对指导。

在此过程中,人民网舆情监测室长期来推动“两个舆论场”的打通,核心也正是推动政府正面回应网络舆情、善解民意,依托于媒体的独立舆情机构既能敏锐地把握互联网的舆情脉搏,又能在舆情的处置中为地方开出一剂“活血化瘀”的舆情善治良方。

网络舆情事业的发展,即包含着民众对互联网改变政治生态的种种寄托,又包含了政府部门对民间舆论场的种种希望。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倡导打通“两个舆论场”,做好政府的耳目,帮助政府对民意敏感,耳聪目明。

首页 | 联系优捷信达 | 工作机会 | 团队博客 | 舆情监测 | 站点地图 © 2008-2014 Eucita Technologies 京ICP备:08009764号-6 |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400-6010-280
(010)-52026890 / 52026537
(010)-52026890-802
我们的服务:
资源下载:
多角度了解我们: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6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