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联系我们 产品试用申请


400-6010-280
分析报告服务
优捷信达分析报告服务

电商评论解决方案

酒店OTA解决方案

政府舆情解决方案

企业解决方案

微博信息监测解决方案

公司新闻

媒体报道

舆情资讯

研究报告

Social·轻数据

B2C活力榜

Social·轻数据

概况

加入优捷信达

联系我们

推荐新闻

微博热议须发挥网络正能量

来源:天天新报  发布时间:2013-04-09

2013年1月底,市场研究机构GlobalWebIndex公布了全球社交网络的用户活跃度数据,这家机构给予了中国社交网络特别的关注。据其数据,截至2012年底,全球最为活跃的社交网络中,来自中国的占据一半以上,前13名中有8名来自中国。而且一股新的力量正持续注入其中:在过去一两年间,政府机构及其个人账号正投身于如火如荼的微博之中。

最近,陕西省宣传部长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在西安召开。陕西省委书记赵正永提倡全省宣传干部每个人都开微博,多发"正声音",多贡献"正能量"。一天之后,北京市委宣传部长鲁炜在北京市宣传部长会议上发出了同样的声音:要加强热点问题的正面引导,每一名宣传工作者都要应用好新媒体,"看微博,开微博、发微博,研究微博",发挥网络正能量。

相比微博"问政平台"的作用,官方对于宣传干部的鼓励,显然更侧重于微博"舆论场"的属性。以与舆论打交道为本职的宣传系统官员,该如何应对微博的"舆论场"?

直面"民间舆论场"

2012年4月,人民日报社社长张研农在复旦大学发表演讲说,"中国目前确实存在着两个舆论场,如果我们只关注一个而忽略另一个,对中国国情的认识都会有失偏颇"。

"两个舆论场"的说法,新华社前总编辑南振中此前就提过:一个是党报、国家通讯社、国家电视台等"主流媒体舆论场",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个是依托于口口相传特别是互联网的"民间舆论场"。微博诞生之后的迅速成长,无疑加速了"民间舆论场"的壮大。

"互联网上面,党政干部不能缺位,要有干部的真实声音。我一开始就认为,党政干部在网络(当时尚属草根的)舆论场里面不能缺位,否则就是主动撤出新领域,不行啊。"陈玮麟告诉记者。

陈玮麟的微博账号是"老辣陈香",其认证为中共浙江省台州市委宣传部干部。他对微博舆论场的看法在官方话语体系中并不罕见,但践行者则是少数。

在新浪微博中,粉丝数超过1万的实名宣传干部屈指可数。这其中,不乏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章剑华这样的官员。不过,章剑华的微博认证还有另一重身份:江苏省书法院院长。他的微博,也更多体现这一身份的特点。除了以"微思录"为题的生活感悟之外,他主要发布书画作品。

陈玮麟的微博是另一种面貌。2013年2月初的几天,他转发微博抨击被贴上"公知标签"的中国政法大学教授何兵,嘲讽了重庆官员艳照门爆料者朱瑞峰及另一参与者纪许光,同时,他也不忘对台州本地的地面沉陷转发消息。

认证名为"安崇民"的四川德阳市政府新闻办副主任邓建华,与陈玮麟的微博有些相似,无论是本地还是外地的网络事件,都积极发言。

邓建华说,当初开微博就是为了和人交流沟通,他的微博认证是"主动一再从腾讯和新浪争取的"。

"宣传官员使用微博与网民形成良好互动的关键是:搁下身段、虚了心胸、老实说话。"邓建华说。

现任云南红河州宣传部长伍皓曾经是微博上的知名宣传官员,他曾撰文认为,"追逐热点乃媒体天性,与其把心思和精力花在'防、堵、封'上,不如主动向媒体提供权威、准确的事实"。

平时要积累人品和博品

网络公共事件无疑是宣传官员舆论应对能力的"试金石"。对于"舆论引导",邓建华称自己"无经验,也无打算"。在公共事件中,他自己"着力在找解决问题的关键点、在缩小认识差异以求共识、在发现党政和民众的契合一致处。但求民众党政都能接受的解决之道、持续和谐共处之道"。

对于网络公共事件,陈玮麟"几乎要求自己有事必到"。"因为我的参与可以使网络讨论更有理性的声音。例如,国内大项目出现'遇闹则下'现象,我会冷静地从不同方面发言,促进议题的理性讨论。"

对于"舆论引导",陈玮麟认为"我有这个责任和努力","但是,在网民面前,在虚拟社会里,我始终只做一个言论者的角色,与网民一起见仁见智,相互促进。"

对于网络公共事件,邓建华的态度是有选择性地参与:"经常主动参与网络公共事件,原则上根本不熟悉领域的事不参与,参与时间及火候,一定依据尽可能全面一点、准确一点的事实信息。"和邓建华一样,上海市浦东新区区委宣传部副部长韩可胜也强调参与网络热点事件的技术。他在自己的微博上进行每日新闻点评,覆盖了大量热点新闻、敏感事件。"事实部分,我只引用权威媒体的报道,不篡改、不创造,只会对公开报道的事情进行评论。评论部分,尽量体现我的独到思考。但这思考针对具体的人和事,不夸张,不延伸,不哗众取宠,不危言耸听。这种分寸需要精心把握。"

对于本地潜在的网络事件,在网上拥有影响力的宣传官员可以提供更加多元和权威的信息,这对于地方应对网络舆情的好处显而易见。

韩可胜也是经过实名认证的资深微博发言者。他对记者讲述了自己经历过的一起网络事件。"浦东有村民在新浪上发了一条微博,当天转发了10万次,评论1万多条,惊动了很多方面。我当晚感觉这是一起网络炒作,这种炒作在上海还没有碰到过,我从制作水平、转发量、转发规律、跟帖规律、互动性等多个方面,详细分析了这个舆情,为市、区的正确应对起到了一点作用。对舆情的判断决定舆情应对的方向和方式。因为在上海这是第一次发现类似情况,要不是对微博比较了解,很难下这个判断。事后证明,确实是一个网络公司非法炒作的虚假舆情。我觉得自己玩微博还是有价值的。"

然而,仅仅依靠单兵作战,宣传官员们显然难以应对动辄粉丝上百万的网络达人们。对此,韩可胜总结了一套应对方法。发生突发事件时,他会给上海微博界的一些大户发短信或者微博私信,告诉这些人浦东会及时发布情况,不要听信传言进行炒作,误导舆论。

"2013年1月6日晚,位于浦东新区沪南公路2000号的上海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发生火灾。7日凌晨1点我们发出官方信息,5人死亡。而权威媒体发布的死亡人数是6人。信息不同引起了不少质疑声。早晨搜救基本结束后,我们再次发布官方信息确认为5人,并给权威媒体及时通报了情况。几个大号网友一转发我们的官方信息,网民的质疑很快就没有了。"上述工作方式需要长期的信任积累,并非一日之功。

网络统战、网络协调、网络引导、网络主导,是韩可胜总结的微博工作四部曲,"平时要积累人品、博品,才能形成号召力。以为自己是领导,想要一上来就自己说了算,在微博上绝对不可能"。

"不做假账,不说假话。可以说,我发布或者转发的消息,网友还是比较信任的,基本没有什么质疑声。"韩可胜说,"相较于官方微博,个人微博的粉丝粘性更大,忠诚度更高。"因此,平时需要在个人微博上加大"网络统战"力度,"政府难免有大大小小的事情,要是你不团结网友,等到被人攻击的时候就非常被动。我开玩笑说,你不重视网络,当心被网络重视"。

线上线下要一致

2012年4月,在社会运动研究领域颇负盛名的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赵鼎新在华东师范大学进行了主题为"微博、政治公共空间和中国的发展"的讲座。他说:"微博特别不容易形成权威,我骂你就骂你了。在微博上,有些人想打谁就打谁,见'伟人'就下跪,微博上的'伟人'可以是网络公司,可以是金钱,也可以是权力,我们都不知道。在微博中,谁都可能是施暴者,一方面表现得特别不服从权威,另一方面又在操纵下特别容易对权威产生崇拜甚至盲从。"

首页 | 联系优捷信达 | 工作机会 | 团队博客 | 舆情监测 | 站点地图 © 2008-2014 Eucita Technologies 京ICP备:08009764号-6 |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400-6010-280
(010)-52026890 / 52026537
(010)-52026890-802
我们的服务:
资源下载:
多角度了解我们: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631号